关于“红岩”的故事,小说的版本仅仅是革命先烈们在狱中的一段艺术再现,而围绕“红岩”那段革命历史的真实故事,其实远远比小说要复杂得多,它包括了“11·27”大屠杀之后的几十年来甚至今天还在继续的故事……

无法想象,当我走进那段历史、与那些曾经在白公馆和渣滓洞坐过牢的脱险难友——虽然现在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及其那些烈士的亲属们接触之后,给我内心带来强烈的震撼:“红岩”真是一座血红血红的丰碑,在这块血红血红的丰碑上,凝结了许多我们无法想象甚至难以理解的撼天动地的故事。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在“11·27”大屠杀中英勇牺牲的一些相当数量的革命志士一直没有被政府和组织认定为“革命烈士”身份,他们和他们的亲人们长期忍辱负重,以另一种忠诚,演绎了对党的信任和期待。而且我知道,到今天为止,关于“11·27”大屠杀中还有几十位牺牲的难友只知其名,却不知其身份,也不知其来自何方、逝于何时,更不知道他们的亲人是谁,他们为何被关在监狱,又该不该像江姐式的英雄被刻在我党的光荣史册上?他们甚至有的连长得什么样都不知道!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被列入“革命烈士”的名单上……

这是为什么?因为有关部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至今仍然不知道他们当时的身份。许多员,由于当时都是地下工作,又是单线联系,而且不少人用的是假名。被敌人逮捕后在敌人的监狱里他们有的继续编一个假名来蒙骗特务的审问,因此直到牺牲后仍然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现存的“红岩”革命烈士的评定,也是经历了几个过程。最早的一批是根据罗广斌等脱险难友们出狱后提供的证明材料,这些材料应该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但谁能说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们都会在敌人的监狱里相互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另外的同志呢?因此这一部分人一旦被敌人残害后就再也无法有人来证明他们的真实身份和在狱中的真实表现了。另一个渠道是有关部门从缴获的敌特机关的档案中查悉的材料得出某种历史性的结论,比如有人在敌人的审讯纪录中可以看到他们不屈不挠的英勇表现,但也有一些员在敌人的审讯材料中把一些自己担任的职务、做过什么事等等都如实的“交待”了,这部分人到底是不是“革命者”和“坚定的员”,过去一直存疑。

《红岩》小说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邓惠中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

关于邓惠中的事迹,前文已经有过详细的介绍。对这样一位杰出的员,除了小说里有一个传说般的故事外,很少有人知道她叫“邓惠中”,而且她是跟自己的儿子一起牺牲在监狱里的。但由于解放初期在评定烈士时,有关部门发现在敌特机关保存的审讯材料里有一段邓惠中的“交待”,她把自己在党内干的什么事、曾经与敌人打过的几次战斗经过都说了,这样她就一直没有被评上“革命烈士”。“文革”中,更是有人拿着敌特的审讯“证据”说她邓惠中是“叛徒”,因为在过去,我们一般在认识历史时总把是否向敌人承认自己身份或“交待”什么事,作为判别“革命的坚定者”还是“叛徒”的基本标准。所以,邓惠中这样坚强而又为华蓥山游击战争作出重要贡献的女英雄,在被敌人杀害后的30多年里,一直被误认为是“大叛徒”。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